我覺得這要區分爲
_**AI 前**_ 和 _**AI 後**_
沒有AI前我的學習策略很土法煉鋼:
**爛筆頭 + 安靜下來讀課本**
AI 前我的基本會很追求
要把每一門學問學到透
舉例:
如果需要寫網頁
那我會直接買一本課本
逼自己從頭讀到完
然後瘋狂寫筆記
我會逼自己一定要手寫下來
(我之前的筆記本和鉛筆的消耗超快)
![[貼圖_下筆如有神.png|150]]
我的筆記方式很狂野 (完全不追求美觀)
但是一定會追求 “編碼完整”
因爲當你做了很多筆記後
你會發現很多内容會有互相關聯
如果發現知識之間關聯
我會在筆記中標記清楚這個連結
(e.g. 某本筆記本某頁某段落有類似概念)
持續這個做法就會在同一門學問形成
知識網絡,這會讓知識變得很牢固
不容易忘記
我後來知道有 _**卡片盒筆記法**_
和我的做法有點類似
我早期學習力就是用這種方法堆叠起來的

AI 後基本就是問 AI 問到爆:
ChatGPT+ 什么的全部開通
一直問,問到你成功的把專案做出來
但是我也確實意識到因爲這種問法
很多知識其實留不下來
根基不穩固,沒有從基本開始瞭解
所以我會盡量在閑空時候好好整理筆記
目前在用 [_**Obsidian**_](https://obsidian.md/) 做筆記管理
| ![[juju.png\|80]] | Hi,<br>這個題目是來自我在 [2025年成大心理營]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025nckupsycamp/) <br>的演講中臺下同學的提問<br><br>想瞭解更多 心理系大學經驗和職涯話題<br>看這篇:[[我不喜歡聊過去]] |
| 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